上海自贸区将建八大商品现货市场
???? 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召集多部门参加的一个会议上传出消息:八大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有望在2014年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将涉及能源化工、农产品、矿产品、有色金融、黑色金属等多个品种。通过设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境外企业将有机会参与中国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其最为直接的表现在于,国内资金与境外资本可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市场内进行实时的对手交易。同时,“中国价格”也将借助设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市场进一步探索大宗商品的全球定价权。
首批八家获“通行证”
???? 首批拿到“通行证”的是八家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宝钢集团投资建立的铁矿石交易中心、上海有色网拟建的有色金属交易中心、迈科金融拟建的有色金融交易中心、北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拟筹建的棉花交易中心、易贸集团投资建立的液化工品交易中心、上海石油交易所拟建的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的白银交易中心,以及上海钢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拟设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 其中,按上海钢联2013年12月26日披露的对外投资公告,其拟建的大宗商品国际交易中心(暂名)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为为金属材料、矿产品、化工原料及产品、农产品、煤炭、石油、水泥、建筑材料等行业提供交易服务,将以服务大宗商品现货贸易为目的,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打造跨市场、跨品种、跨国界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
上海钢联牵头搭建的这个市场主要交易的是现货仓单,“突破了传统贸易模式在地域和空间上的限制,极大地增加贸易机会,有利于扩大贸易规模;避免传统交易中许多复杂的环节,提高了商品交易的效率,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统一制定交易规则,增强了交易的透明度。”上海钢联在公告中如是说。
须通过“FT”账户交易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境外、国内(包括自贸试验区)的投资者都可以参与交易。但这样的交易有两个必要条件,其一离不开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的核心,建立一套适应当前金融服务、金融管理和需要的分账管理系统,也就是只有通过“FT”标识账户,这些境外投资者才能参与交易。
所谓“FT”标识账户,是根据央行12月2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第4条,非居民可在试验区内银行开立本外币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享受相关金融服务。非居民指的是境外企业或个人。
其二是,这些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必须在拥有在海关认可的交割仓库,一来便于风控监管、二来是由于面向境外交易,商品需在保税状态进行,也就必须设有保税仓库。
此外,在上海自贸试验区里开设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还需遵守由商务部联合央行、证监会三部委2013年11月发布的《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特别规定(试行)》的相关规定,比如可在平台上交易的包括实物商品、以实物商品为标的的仓单、可转让提单提货凭证、省级人民政府依法规定的其他交易对象。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归属商务部管理,至于上述国际大宗商品平台交易涉及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由央行相关分支机构负责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