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最新政策和举措

2015-03-26

部分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最新政策和举措

?????? 广东:将设立海外华侨经济合作基金助推“一带一路”战略。支持海外华侨经济合作基金以非金融企业身份申请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以非金融企业身份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通过结算代理人进行债券交易和结算;引导中资银行利用海外分支机构销售理财产品,为海外华侨经济合作基金募集海外资金;支持海外华侨经济合作基金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开展对外投资,无须就单个项目、单笔资金再行报批;优化外汇管理与服务,为海外华侨经济合作基金募集境外资金、投资境外项目所涉及的外汇业务提供汇兑便利;允许海外华侨经济合作基金将资金调出境用于境外投资,并将境外投资的本金及合理回报调回境内等。

??? 天津:将采取措施推动“一带一路”交通运输建设。加快过境班列基础设施及通道建设,重点推动天津港进港三线和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大北环、西南环线等铁路项目建设;积极培育过境班列运输服务市场,扶持规模大、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创立国际化服务品牌;支持重点跨境物流企业量身订制日韩对欧过境运输物流产品,打造“精益跨境物流服务商”,打造“津新欧”集装箱班列品牌,发展高端国际集装箱班列物流服务;给予天津港过境班列运价优惠,对过境运输优先安排、优先组织、降低港口收费,推促航运企业延长集装箱免费用箱期,降低滞箱费和海运费;推进港口海上战略合作,借助与沿线友好港口的投资合作,形成海上战略支点;增加海上内支线运输,集聚京津冀区域生成的内外贸集装箱。

??????? 吉林:设立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融入“一带一路”。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将不断完善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开放开发的先导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验区。示范区规划面积控制在3710平方公里以内,包括长春长东北和吉林市产业发展示范区两个相连区域。预计2020年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与城市服务体系,2025年形成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区域综合实力。 在对外开放方面,示范区将充分利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优势,构建吉林省对外物流新通道,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发展外向型产业,扩大对外贸易。并且,引导吉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与东北亚国家及世界各国相关机构开展科技合作,打造东北亚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等。

????? ?江苏:日前,该省《关于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 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的意见》下发,提出加快构建和完善境外投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一路一带”建设,促进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提升江苏对外开放水平。1、深化境外能源资源互利合作。重点失去铁矿石、煤炭、木材、有色金属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建设一批境外能源合作基地,二期形成稳定供应沟道。2、鼓励境外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投资。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收购境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先进制造业企业,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3、支持省内优势产业扩大境外生产经营。指导和推动江苏省纺织、化工、水泥等光伏、造船等新兴优势产业转移到境外生产,拓展新的发展空间。4、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集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力争3——5年,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建设2个——4个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5、支持开展境外基础设施投资。鼓励江苏省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及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非洲“三大网络”(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区域航空网张)及拉美地区重大茂盛设施投资建设。6、积极稳妥推进境外农业合作。以多种形式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场;有序开展远洋渔业合作。7、积极拓展服务业境外投资。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技术、品牌、营销网络等资源的并购整合;拓宽境外投资接包渠道;到境外开展商贸、物流、文化、教育、科技、中介服务和售后服务等领域投资。

???? ? 浙江:企业布局“一带一路”工业园。2014年,浙江省6个境外工业园区建设投资累计达6.18亿美元,吸引入园区浙江企业投资达15.2亿美元,年带动出口额达11.07亿美元。在境外工业园区等因素带动下,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14年全省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达577家,对外直接投资达58.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1%,再创新高。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经审批和核准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7021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额261.85亿美元。境外合作区(工业园)成为该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目前,6个境外园区中5个位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沿线国家。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为首个由中国民营企业直接在乌投资的大型项目,共有瓷砖生产、皮革制造、制鞋等7个项目,为当地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浙江省一大批民营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在全球加紧产业布局。据统计,2014年,该省以并购形式实现境外投资项目70个,并购额达11.14亿美元,平均单个项目并购额比上年增长13.06%。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9个,合计金额为9.36亿美元。“走出去”还成为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手段。该省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领域企业都在积极“走出去”,2014年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达9.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50%。

???? ? 陕西:将围绕“一路一带”建设五个中心: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交流中心,能源金融中心,经贸合作中心。 2015年将做好六项工作:一是继续完善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规划;二是继续提升交通枢纽工程,新开通七条国际航线,完善西安国际港务区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三是重点推进贸易便利化,全力申请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自贸试验区,积极争取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西安;四是继续推动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特别是面向中亚国家,依托陕西目前产业优势和杨凌农业高新区,加快企业合作;五是完善合作平台,继续举办好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同时,全力申请建立新的合作平台;六是抓好智库建设,继续提升“一带一路”的研究水平。

???? ? 深圳:该市近日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开放引领、创新辐射、要素集聚、互联互通、基础支撑等“五大核心功能”,《意见》分五章提出具体措施。一是打造湾区合作交流新优势,全面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开放引领功能,如建设服务国家南海开发的战略基地,促进前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等。二是打造湾区创新驱动新引擎,全面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创新辐射功能,如深化与国际一流大学和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鼓励有实力的创投企业到沿线国家设立创投机构和创投基金等。三是打造湾区高端产业新形态,全面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要素集聚功能。如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打造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高端价值服务基地。四是打造湾区多港联动新格局,全面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互联互通功能。五是打造湾区城市环境新品质,全面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基础支撑功能。《意见》明确,到2020年,深圳基本形成湾区经济形态和布局,与沿线国家在经济贸易、基础设施、文化交流等重点领域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0年,建成创新能力卓越、产业层级高端、交通网络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全球一流湾区城市,成为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核心城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