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和智库支持
??? 一、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
??? 上海自贸区承担着国家制度创新的任务,具体有五项: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二是扩大投资领域开放;三是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四是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五是完善法制领域制度保障。上海自贸区挂牌运营以来,主要做了十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建立了新制度体系,推进了工商登记改革,政府转变职能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税收与税收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园区形成十大功能,开展阶段性评估。
??? 上海自贸区在新制度框架体系方面,形成了112个政策文件,主要涵盖12个方面,包括国务院文件、自贸试验区本身的管理办法和条例,工商登记监管,投资管理改革,扩大开放政策,金融创新,海关监管,质检检验检疫,大宗商品平台,税收和税收服务,司法仲裁,综合用地管理,并进行了压力测试。同时,推进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建设了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服务平台,建立了金融贸易领域的交易市场,对企业形成了一系列一站式服务与功能,包括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外投资服务平台,品牌价值认定一站式服务,海事管理服务单一窗口等。
??? 上海自贸区建设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一是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改革;二是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三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开放;四是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目前,上海自贸区已经形成50多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其中40余项已在全国推广。新增企业12000家,累计组织实现进出口总值74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87家持牌银行机构入驻自贸区,建立了企业资金池,资金池收支额近100亿元。
??? 二、上海自贸区建设过程中的智库支持和决策咨询
??? 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推进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垂直性、专业性管理,比如金融、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管理、海事等领域,管理模式都是中央直接管理。另一种是综合管理类,包括投资领域、总体方案设计、第三方评估、试验区管理条例、政府职能转变以及试验区和地区经济的联动发展等。这两种模式均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推进,也有大量决策咨询的事项,包括政策解读、国际借鉴、政策建议、内部讨论、方案设计、政策解读、政策建议等。
??? 围绕这些核心工作,上海建立了7个智库和研究机构,包括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自贸区法律研究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事务中心、上海海事大学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自贸区研究协调中心。其中,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自贸区法律研究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事务中心是上海的协同创新中心,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发展。这些智库和研究机构对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目前,上海自贸区建设进入新阶段,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物理扩区,由综合保税区(28平方公里),扩展到陆家嘴金融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金桥开发片区。二是功能扩区,许多创新性制度可以在整个浦东新区(1300平方公里)推广实施,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